媒体关注 | 央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国机工程集团高质量发展成果
实力诠释央企担当,创新驱动持续突破。作为科技型专业化工程公司,国机工程集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全球共建,近日在国际绿色工程、重大装备研发、文化遗产保护、企业经营质效等多个领域实现重要进展,获得人民日报、央视及三大证券报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与密集报道,充分彰显公司在高质量韧性发展道路上的硬核实力与经营质量。
国际标杆工程
人民日报报道中设集团马尔代夫配电项目
日前,人民日报客户端以《“点亮马尔代夫的未来”》为题,报道了由国机工程集团总部中设集团(CMEC)总承包建设的马尔代夫胡鲁马累二期岛配电系统项目。作为马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与国机工程集团融资服务平台首个成功落地项目,该项目涵盖高、中、低压变电设施及配套地下电缆网络的深化设计、采购、施工与调试全流程,为当地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报道原文 ▼
中中企承建的一系列项目助力当地绿色发展
“点亮马尔代夫的未来”
暮色降临,印度洋的海风轻拂,马尔代夫胡鲁马累二期岛上,灯火一点点亮起来。明亮的路灯光勾勒出街巷纵横的脉络,商铺霓虹灯在海风中闪烁,居民楼窗内传出的孩子读书声与咖啡店中顾客的谈笑声交织,这片新兴的岛屿城区欣欣向荣。
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作为马尔代夫首都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载区,胡鲁马累二期岛长期缺乏系统性输配电网络,供电不足一度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2021年,开云网(以下简称“中设集团”)承建的配电系统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团队克服高温、高湿、高盐雾等挑战,3个月完成首批送电。不久后,132千伏主变电站顺利投运,百余座箱式变电站分布全岛,上百公里电力线路连通千家万户。2024年6月,“电力动脉”贯通全岛,为数万居民与商户提供更稳定和便利的电力服务。
“稳定的电力是一切的基础。”当地居民侯赛因说,“我相信这里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如今,入住胡鲁马累二期岛的家庭越来越多。
马尔代夫政府对当地绿色发展同样寄予厚望。马尔代夫气候变化、环境与能源部前部长陶瑞克·易卜拉欣表示,为达成“到2028年实现33%电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目标,马尔代夫必须推进电网现代化与可再生能源整合,实现基础设施升级。
在胡鲁马累一期岛,屋顶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2017年,中设集团团队在胡鲁马累岛住房一期项目的34栋住宅楼顶安装6800块光伏板,总装机容量1.5兆瓦。该项目为马尔代夫引入“绿色能源社区”概念,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0吨,成为当地推广清洁能源的示范窗口。如今,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加速推进,胡鲁马累一期岛电站增容扩建工程正逐步开展。该项目建成后,将与现有电网合并,实现协同发展。
灯火背后,是一户户安居乐业的家庭,是一座座因稳定供电而活力倍增的商铺。项目业主马尔代夫住房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从屋顶光伏到整岛电网,从解决民生用电到支撑经济发展,中企参与建设的这些‘小而美’的务实合作项目,正点亮马尔代夫的未来。”
世界级突破!
《新闻联播》报道中电院高原水电机组产研基地
近日,由国机工程集团旗下中电院(CEI)规划设计的世界首个高原水电机组产研基地——东方电气西藏林芝产研基地建成投用,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基地占地近5万平方米,其核心装置“冲击式水轮机高海拔泥沙磨蚀试验台”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攻克了高原水电关键部件在泥沙、空蚀等恶劣介质环境下可靠运行的世界性难题,为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自主研发与工程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文物数字保护
央视报道中国中元四川安岳石窟项目
日前,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以《文物可互动 会“说话” 科技赋能打造文旅新体验》为题,报道了国机工程集团旗下中国中元(IPPR)设计的四川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展现数字技术为游客带来全新感受。项目运用前沿数字交互与展示技术,让安岳县内千余处跨越千年的文物石刻 “智慧重生”,实现文物可互动、会“说话”,不仅助力文物精细化保护,更推动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保护—开发”协同发展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经营韧性凸显
三大证券报解读中工国际半年报
近日,国机工程集团成员企业中工国际(CAMCE)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经营稳健向好,获《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等权威财经媒体聚焦报道。报告显示:中工国际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3%,海外市场持续突破,多业务协同发展筑牢高质量韧性发展根基。
▼ 《证券时报》报道原文 ▼
中工国际: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3% 多业务协同筑牢韧性根基
8月21日,中工国际(002051.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同比数据略有下滑;综合毛利率提高至18.6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7.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9.34%。报告期内,公司围绕“韧性发展”主题年,深化“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整体经营稳健,为全面达成“十四五”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出现短期下滑,主要是由于本报告期内尼加拉瓜机场、乌兹别克斯坦垃圾发电等重点项目仍处于启动阶段,而去年同期多个项目集中竣工收尾,确认收入基数较高,加之去年北起院以所属科正平出资而产生投资收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新签合同势头强劲,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3%,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地与推进,将为后续业绩释放提供强劲动力与确定性。
工程承包主业发力 国际国内市场双向突破
作为中工国际核心业务板块,设计咨询与工程承包业务在报告期内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国际、国内市场协同推进,项目开发与履约成果丰硕。
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公司延续“一带一路”布局优势。上半年新签重要合同10个,新签合同额11.26亿美元,生效合同额9.73亿美元,同比增长36.66%,截至6月末在手合同余额达95.45亿美元,为后续业绩释放提供充足保障。市场开发方面,公司精准把握海外医疗市场需求,在圭亚那、伊拉克、尼加拉瓜等国家签约6个海外医疗项目,总额超4亿美元;在新型工业化领域,借助中国—中亚峰会契机,签约哈萨克斯坦年产50万吨纯碱厂二期,落地图兹湖天然气储库三期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再传佳讯,新签尼加拉瓜蓬塔韦特国际机场配套道路工程项目,项目合同金额5.13亿元人民币,为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的4.20%。该合同的履行有利于公司巩固和深化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专业优势,扩大公司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份额,同时增强公司海外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履约端同样亮点突出,公司多个重点项目取得关键进展。伊拉克九区天然气中央处理设施等5个项目实现竣工,合同金额合计4.39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伊拉克九区天然气项目投产获伊拉克总理高度认可,伊拉克石油部特别授予公司“卓越承包商”奖状,持续强化在国际工程领域的品牌价值。
国内业务同步发力,上半年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22.75亿元,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9.47亿元。依托医疗建筑设计优势,公司新签佛山市中医院新城院区等标志性项目;现代物流领域承接广州新机场航站楼行李处理系统设计服务;数据中心领域拿下中国民生银行郑州战略研发服务基地等项目,多领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
突破传统EPC模式 投建营全链条能力成型
报告期内,中工国际工程投资与运营业务已实现环境工程、索道工程、清洁能源工程三大战略方向全覆盖,从“工程承包”向“投建营一体化”延伸,盈利模式和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清洁能源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25年5月,公司成功签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安集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4.75亿美元,达产后年处理生活垃圾134万吨、年发电量7.5亿度,为海外清洁能源布局树立标杆;
索道与环境工程投资运营稳步推进。公司首个索道投建营项目——新疆阿图什天门索道项目,于8月10日通过国家索检中心验收,滑雪场建设进入后半程,景区配套设施同步推进;环境工程领域,邳州城北污水处理厂三期BOT项目投入商业运营,秦皇岛第四污水处理厂TOT项目、山西古交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第一污水处理厂均实现安全稳定运营,公司环保运营领域的资产规模与管理能力持续提升。此外,中白工业园上半年新增入园企业13家,累计入园企业达154家,协议投资总额15.8亿美元,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多维发力赋能转型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5年上半年,中工国际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在深化科研能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先进装备制造三大方向同步突破,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为转型注入强劲“科技动能”,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达4.47亿元。
从创新平台搭建到科研成果转化,技术硬实力持续夯实。公司成功获批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机械工业索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3月,所属中国中元联合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设立“大科学工程与先进工业设计创新联盟”,形成“战略引领-工程设计-技术攻关”完整闭环,助力抢占技术高地。科研项目攻坚同步发力,“轻型短站房八人吊厢脱挂索道(C8-MINI)”通过成果鉴定,解决短站房、大行程、大运量技术难题;“智能重载绿色脱挂抱索器客运索道技术及装备研究”等项目顺利验收;同时,公司深化科研成果与行业标准融合,中国中元“复杂造型铝合金单层网格结构建造技术”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起院牵头推进3项起重机国际标准、完成多项国家标准审查,并通过CMMI五级国际认证,技术优势进一步增强。
聚焦战略性新兴赛道,新增长极培育提速。公司围绕数据中心、生物实验室、医养设计、智能立体库等领域,承接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鹏城云脑网络智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级项目,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相关领域的研发与场景应用;同时践行“双碳”目标,加大生态环保、清洁能源领域布局,开拓高端环保装备、节能工程服务等业务,以多元布局为长期发展积蓄动能。
先进装备制造升级突破,核心产品竞争力凸显。依托北起院等核心子公司,公司聚焦客运索道、自动化物流仓储、环保装备等核心产品,不断提升技术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其中,索道业务表现亮眼:北起院“客运脱挂架空索道”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报告期内不仅签约并生效多条海外索道项目,还与日本广野株式会社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中国索道装备对接国际高端市场;国内市场拿下北京香山公园索道改造、广东清远长隆脱挂索道等优质项目,截至7月末已在全国建成152条脱挂索道,市场领先地位稳固。
当前,“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市场平稳增长,国内新型城镇化、智能建造带来新机遇。面向未来,中工国际将以“十四五”战略收官为契机,科学系统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一方面夯实新型工业化建设能力,强化工程全链条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再造“国际经营新优势” ,深耕海外核心市场;同时以一流设计咨询为牵引、科技创新为驱动、先进装备制造为支撑,加速向科技型专业化工程公司转型,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股东创造持续价值。
